读书吧 > 历史小说 > 三国之公子曹丕 > 第457章 退隐后的日常
  襄阳,隆中。

  诸葛亮自从远离朝阙,以闲官致仕的方式退隐下来后,就一直待在卧龙岗的草庐中,整日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,然后再悠哉悠哉的拎起他的扇子。

  每天过得是相当开心,相当惬意,可谓无官一身轻。

  每天,诸葛亮要么和诸葛均一起读书,要么去找崔州平、石广元、孟公威三人去郊游,论道,吹吹牛逼……

  偶尔,诸葛亮也会随兄长诸葛瑾,在卧龙岗上种种地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瑾,自从孙权自杀后,诸葛瑾心灰意冷,再不愿为官,情愿回乡为民,与诸葛亮和诸葛均他们住在一起。

  诸葛瑾为人比较务实,不像诸葛亮活的这么潇洒,诸葛瑾自打回了隆中,就自觉主动的承担起了务农的工作。

  每日和乡亲们奋战在田间地头,倒也悠闲自在。m.book56.com

  这天,诸葛亮又睡到了大中午,才起床。

  诸葛亮伸了个懒腰,晃晃悠悠的站起身,打着哈欠道:“大梦谁先觉……”

  “兄长,别做梦了,二嫂催你起来吃午饭呢!”

  诸葛均不等诸葛亮吟完诗,便笑嘻嘻的催促诸葛亮起床。

  诸葛亮哈哈一笑,端起扇子扇了扇风,整理一下衣衫说道:“告诉你嫂子,我不吃饭了!”

  “啊?为什么啊?二哥,你没醒我们可都没敢吃饭……”

  诸葛均苦笑一声,说道。

  诸葛亮微微一愣,无奈的摇头道:“不用管我,你们尽管用饭无妨。兄长呢?”

  “兄长下地去了……”

  诸葛亮默然点头,刚要说什么,肚子忽然呼噜一声叫了。

  诸葛均噗嗤一笑,随后强行拉着诸葛亮道:“别撑了二哥,快随我用饭吧!”

  诸葛亮尴尬的笑了笑……

  ……

  用过午饭,诸葛均拍着圆鼓鼓的肚子,笑道:“兄长,今日若无事,还是陪我读书吧!”

  诸葛亮点点头道:“好,你读书,为兄为你抚琴!”

  说着,兄弟二人径直来到书房中,这个书房,是内室改的。

  曾经曹丕“三顾茅庐”时,就是在这里和诸葛亮共论天下大事的。

  曹丕当时还提出了他的“新隆中策”,忽悠的诸葛亮当即决定和他出山。

  恍然间,诸葛亮想到了曹丕,站在门口久久不语,曹丕曾经坐过的位子,随着时间流逝,岁月变迁,它却依然摆在老地方,只是物是人非,十七年宛如大梦一场……

  诸葛均进了书房,刚取出一卷书,回头一看,却发现兄长诸葛亮正呆愣愣的站在门口发呆,目光直直的盯着位子看。

  “二哥,二哥?!”

  诸葛均轻轻叫了两声,诸葛亮这才缓过神来,愣愣的看着诸葛均问:“怎么了?”

  诸葛均摇头笑道:“二哥?你刚刚在想什么呢?这么出神?”

  诸葛亮哑然失笑,摇了摇羽扇道:“没什么,只是想到了当今陛下……”

  “当年,陛下猥自枉屈,三顾我于草庐之中,咨询当世之事……”

  诸葛亮面色如水,眼神却有些复杂,蕴含了无数情绪,最后轻轻叹息道:“如今,十七年了……陛下早已一统天下,登基为帝,我也实现了少年时心愿,功成身退!按说,应该再无遗憾,再无留恋才是……”

  说着,诸葛亮脱掉鞋子,快步走进书房,走到古琴旁,轻轻地跪坐下来,抬手抚琴一曲。

  诸葛均若有所思的看着弹琴的诸葛亮,没有说话,安静的听着诸葛亮弹琴。

  听着听着,诸葛均听出了曲中的悠扬与伤感,淡淡说道:“兄长,这首曲是兄长新作吗?我怎么以前从没听过?”

  诸葛亮微笑道:“当然,却是新作!”

  “哎呦,不错哦……”

  诸葛均笑着拍了拍手,随后郑重其事的问道:“兄长,请恕小弟直言。兄长虽然功成身退,赋闲在家,可这样的日子,兄长真的快乐吗?”

  诸葛亮微微一愣,弹琴的手都停了下来,琴音瞬间消失不见。

  诸葛亮微微叹气,随后故作潇洒的摇着羽扇道:“怎么会不快乐?每日赋闲在家,或读书,或游乐,或抚琴,或耕田……”

  诸葛亮还没说完,诸葛均摇头道:“兄长,小弟觉得不然,虽然你看起来很快乐,很悠闲。但我了解你,这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!”

  “我常常看到兄长在独坐发呆,兄长心中一定还舍不得朝堂,舍不得当今陛下!”

  “如果兄长心中依旧存在诸多不舍,那当初为什么要离开朝堂,离开陛下?”

  一句话,直接问到了诸葛亮的心坎里,诸葛亮沉默半晌后,忽然抬起头微笑着看着诸葛均。

  “三弟,问得好!”

 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话题一转,问道:“三弟,兄长问你,你读书是为了什么?”

  诸葛均虽然不解诸葛亮这么问的用意,但还是不假思索道:“当然是为了做官,日后封妻荫子,为国为民……”

  诸葛亮闻言,瞬间皱起眉头,摇头道:“三弟差矣,读书是为了修身明礼,增长智慧,见识。”

  “如果你想做官,为兄只要对陛下上表一道,陛下就可以给你一官半职。然而,我却并不希望你入朝为官!”

  诸葛均闻言一愣,不解道:“为什么啊!二哥?”

  诸葛亮默然,随后开口道:“你知道为兄为什么退隐吗?”

  “为什么?”

  “原因有三,其一,是为了少年心愿,功成身退。其二,朝堂混乱,相互之间党同伐异,尔虞我诈。当然,我相信陛下能够处理好朝堂之事。其三,陛下……似乎变了,他为了巩固地位,杀了太多人,其中不乏一些无辜的人……”

  说着,诸葛亮叹了口气道:“我身为陛下近臣,看不下去,却也不能劝,只能归隐隆中,再不问朝堂之事了……”读书吧

  诸葛均闻言默然,随后点头道:“是啊,历代帝王,谁不是用杀伐的手段来垫平道路……”

  诸葛亮淡淡一笑,摇着扇子道:“如今天下太平,我的使命已成,再留在朝堂,也没什么意义了!我并非是对朝堂有所留恋,更不是贪图富贵,只是……”

  “我与陛下,数十年的君臣之谊,想来令人怀念……” 张阿伟嘿嘿笑道,明明很欠揍的表情却还要努力装做一本正经,丝毫不介意陈牧的鄙视。

读书吧

酒馆内灯火昏暗。

坐在对面的陈牧,此时却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模样。